
预订须知
预订限制 | |
---|---|
预订说明 | |
活动提醒 |
景点简介
世界文化遗址

遵义海龙屯 见证着历史
遵义海龙屯屯上海拔高达1354米,屯下海拔974米,相对高差300-400米左右。屯顶平阔,面积约1.59平方公里。屯上前后建有九 关。屯前有六关,分别是:铜柱关、铁柱观、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建有三关,分别为万安关、西关、后关。九关之间,各关有护墙相连,随山势绵延十余里,别有一翻气象 。屯顶建有衙署和练兵场等建筑,规模宏大且壮观。

龙岩屯 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
海龙屯位于今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双龙村民组境内的龙岩山上,又被称为龙岩屯,距遵义市主城区28公里,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度的斜坡北段,雄踞在巍峨的大娄山 东支的龙岩山上,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

申遗成功 实现了贵州省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2014年初,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由湖南省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省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省播州海龙屯土司遗址联合代表中国土司遗产,作为中国2015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杜鹃花海

红的似火 爱那一片花海
经过2年 的保护和修缮,遗址的关键部分考古发掘工作已全部完成,文物本体的修缮和相关工作均已竣工,遗产的保护管理规划也已编制完成,2014年9月,世界文化遗产评估专家已对海龙屯土司遗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了验收评估。

粉的像霞 阳春三月赏杜鹃
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宣布申遗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贵州省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历史值得铭记

沿着飞龙关 感受历史
飞龙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是从屯东进入屯顶大城,三个券拱相套,其平面略呈“4”字形,一面临渊(杀人沟),基础从崖面以下 约6米深处开始起砌。(关后壁上,有用整石雕成的棱形套叠的多孔石窗,三个菱形图案相互套合,与老司城的类似图案十分相近,据杨应龙撰《示龙岩屯严禁牌》载:是当年传递文书、兵符的 地方;凡进关着须在此查验关文、腰牌、水帖,方可获准进关。

在龙虎大道上 感受古人的智慧
接飞虎关和飞虎关之间的重要军事通道,称龙虎大道,系在悬崖上开凿出来的一条登屯通道,全长292米,宽1.5—4米,主要功能应是作为飞龙关和飞虎关之间藏兵之地。大道外临悬崖 ,上筑有女墙,沿山逶迤,下临沟谷,倚崖凿壁而成;内侧凿有排水沟。既凿通了道路,又取得了筑墙和关隘所需石材,可谓一举两得。平播战役后被淹没于地下,1999年重见天日。通道岩壁 现存当年修建通道时留下的钎眼遗迹,这些钎眼遗迹的发现,对研究明代时期播州生产力水平、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工程建设状况政治以及军事有较高科学价值和历史。

在朝天关 思考人生新的方向
朝天关位于屯上缓坡沟谷地带,前临深沟,筑两级转角露台,向下连接瞭望四角亭,向上连接飞凤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 而成,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石结构建筑,关顶建筑建有城楼。关口面阔9.18米、进深5.1米、高7.9米,坐西向东,这也是称其为“朝天关”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飞凤关上 品味南宋的文化
飞凤关是个晚起的名字,它应该就是文献记载 的“太平关”。关内两侧有对称的踏步上下,顶上有高大的城门楼。它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是一个带有院落的关口,关楼两翼有墙,有两进院落,正前开门二道。这道关口民间称之为“五 凤楼”,五凤楼是什么概念?故宫的正大门午门就叫五凤楼。这一称呼充分表明飞凤关应该正是海龙屯的正大门。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
遵义市内公交方案:可在茅草铺客运站乘坐高坪镇班车,再坐高坪镇到景区班车到达。
铁路:从重庆、贵阳等方向每天有十几次列车前往遵义火车站。乘坐8、303、2、15路车到达茅草铺客运站,然后参考遵义市内公交方案即可抵达。
以上路线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