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订须知
预订限制 | |
---|---|
预订说明 | |
活动提醒 |
景点简介

荔波瑶山古寨 体验瑶生活,鸟文化,陀螺文化
贵州较大瑶族村寨,体验瑶生活,鸟文化,陀螺文化,丧葬砍牛习俗独特神秘,妇女着装“和风透乳”独特时尚,参观瑶王府、百年禾仓群,观看瑶山?古韵大型原生态文化节目。
荔波瑶山古寨

陀罗比赛 白裤瑶的传统
陀螺,中国较早的娱乐项目,也作"陀罗",形状略像海螺,多用木头制成,下面有铁尖,玩时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之直立旋转,瑶语叫"将"。陀螺竞技能增强人的体质,锻炼心理素质和意质力,具有对抗性、竞赛性和娱乐性,同时带有时来运转的意思,转出健康、转出财运、转出爱情。陀螺竞技自古以来深受白裤瑶人民的喜爱,逢年过节各村寨都要举行陀螺竞技活动。因此,白裤瑶的春节也叫"陀螺节"。

贯首衣 体现瑶族的图腾崇拜
白裤瑶妇女的传统服饰“贯首衣”为一前一后两片布,以精美的腰带扎系,背部的布片上绣有精美的花纹,因此又称为“背牌”,是瑶族的一种图腾崇拜。

牛头和铜鼓 都是瑶族的图腾
牛头和铜鼓都是瑶族的图腾。该雕塑高8米,牛角间距12米,铜鼓直径为3米,公鼓和母鼓之间的距离为6米,两个铜鼓的鼓面为12生肖图,与鼓心的12角太阳芒相互呼应,四只青蛙匀称地铸于鼓面边沿。牛头铜鼓反应的是瑶家人对铜鼓的重视和对牛的崇拜。

丧葬文化 古老的祭祀方式
白裤瑶有砍牛祭祖的几俗,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后,都要举行隆重丧葬仪式,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带上米洒和稻穗赶来为死者送行,敲铜鼓、长桌宴、哭葬、送葬,而砍牛则是重要的活动环节,一般经过哭牛、转牛、抚牛、拜牛、砍牛、吃牛等诸多程序,已成为白裤瑶丧葬文化的精髓。

禾仓 瑶族群众存放粮食的地方
禾仓是瑶族群众存放粮食的地方,因每个柱子上都镶有一个坛子,也叫"坛脚仓"。瑶族禾仓主要分有圆形锥状禾仓和方形禾仓。古老且原始的是圆形锥状禾仓,呈圆形锥顶,顶上覆以茅草,尖顶捆扎装饰成宝葫芦形状,下面是储粮的圆形仓库,四周用竹篾编成一个大的圆柱体,直径2米,高2.5米,形如大囤箩,圆仓有两扇小门,以便装粮。

瑶族禾仓 储存的佳作
瑶族禾仓可谓是储存的佳作,是白裤瑶人民在历史长河中遗留给我们文明社会宝贵遗产。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
自驾:
①东线:
湖南凤凰古城→贵州铜仁市→贵州凯里市↗贵州丹寨县→三都县→荔波 ↘贵州都匀市→独山县→荔波
②南线:
广西南宁、桂林→金城江→荔波瑶山古寨、大小七孔景区
③北线:
四川、重庆→贵阳→荔波瑶山古寨、大小七孔景区
以上路线仅供参考